南疆记事:密林诡境_第2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4节 (第3/4页)

就一下潜入水中,在河里漂趴着身子,拉着绳索闷头前进。
  一来可以让河水隔离掉烦人的雨水,二来让身体浸泡进“柔软”的河水里,舒爽无比。三来也能减少暴露的面积。
  不过这样做,有利也有弊。因为潜水游动中需要腾手抓住绳子、抵御暗流。刚还潜进河中没几秒,身子就被河水冲到了绳索的右侧。这无疑是危险的举动。
  因为,如果我一不小心没捏稳浮沉在水中的绳子,那就会偏移绳索的路线。最后能不能到达和王军英相同的位置,就难以保证了。
  我虽然是个爱玩儿的人,但任务在身,岂能以儿戏相待。察觉到异常后,我立即就准备停止“潜水”这一偷懒的把戏。
  别好手枪,我探头出水,然后两手拉着绳子,以拔河比赛的姿势,带动身体往前游。这样的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。
  回头一看,刘思革也落入了水里,他也正捏着绳子,脑袋浮在我身后的河面上。从天俯瞰,一条绳索直直的连接了河水两岸,绳索上的两个人,靠借着绳子“攀爬”而动。我一边拉绳,一边幻想着两人当前的处境,突然想到一个好笑的形容——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。
  当然,在不时打进眼睛里的雨水中,我还要时刻留意着木房子与河面上的动静,如果这时候被越南士兵逮住,那可就真成“蚂蚱”了。
  有绳子的辅助,我游得很快,雨水拂面中,视野里的木房子一点点变大,王军英的五官也越来越清晰。
  但越是离得近,我这心跳就越是猛烈的跳。捏着绳子的双手,也不自觉的微微颤抖起来。如果不出意外,在接下来的十分钟之内,我们定能配合而行,完成“渡河摸哨”。
  而那又意味着,我又要夺人性命。
  从越南战场回来之后,我就过惯了安逸日子,从未像今天这样,与危险近距离接触、在刀尖上跑步。我忽然回想起了昨天被我们抓住的山民,几年时间过去,我已经不如当年冷血、嗜杀。昨天我对那个山民有过仁慈,发过慈悲,我心里清楚。
  那,如若再次面对几个活生生的敌人时,我仍然能丝毫不犹豫的杀掉他吗?我在水中反问着自己
  头顶的雷声配合着雨势,在灰暗的天空里隆隆的响了一声。这个问题,我没能回答出自己来。
  但这个反问句刚还在脑袋里闪过不到一秒,耳朵里的流水潺潺、雨水拍面中,忽就多出一阵吆喝声,接着岸边的木房子那里“吱呀”一声响,门好像被推开了。
  我浑身一个激灵,突如其来的响声猛触神经,差点让我吼叫而出。同时,木板下稳浮着的王军英对我摆了一个掌,示意我停止动作。不用他说,静住身子也是我的第一反应。心跳骤升,我鼓圆了眼睛盯着木屋,脑袋里下意识的发出了“逃跑”、“隐蔽”的紧急指令。
  可是,人浸在河水里头,我能往哪里跑,能去哪里隐蔽?
  决定还未从脑袋里做出,我的身体就不自觉的往河水里缩。毕竟在我的周围,没有树林,没有山包,唯有这一汪河水,可以让我藏身。
  可是,在我的视线将要没入水中之时,事情出现了转机。
  噼啪的雨声中“吱呀”一声响后,我的视野里并没有出现越军士兵。
  原来木房子的门,是背对河流而开的,我这个位置看过去,根本看不到门,只能瞧见镶嵌在木房子上,田字口的窗。口鼻已经没入了河水,我将双眼留在水面上,继续等察下一步的动静。
  现在水中的我,离岸边大概还有十来米的距离,我能听到有人说笑着走出了木屋子,却见不着人影儿。
  但“闻声不见人”也就是两三秒的状态,很快,一个穿着军装的背影出现在了雨势之中。
  我们在对岸落水的地点,是在这屋木房子的侧上方。所以王军英拉出的这条绳子,在两岸之间的河面上,呈一条斜线。于是,靠在这条“斜线”上的我,望出去的视野也是斜侧着的。只见那名走出木房子的士兵,一路背对着我,走向河流下拐弯处的河滩。
  他的脑袋上顶着那一帽丑陋的头盔,在雨势中一路小跑着。一身绿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