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疆记事:密林诡境_第2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4节 (第2/4页)

了水中的动静。
  话虽是这样说,但岸上满头雨汗的我们,则是跳急了心脏,手心捏满了汗。五双眼睛盯着王军英,也注意着对岸的动静。
  河水缓缓的动,王军英在水中一寸一寸的向对岸靠近。时间,仿佛凝固住了。
  人员落水的地方,我们选择了稍微靠上游一点儿的位置,这样就能顺着水流,一路偏移到木房子处。但显然我们低估了河水的流速——尽管身下的水流看起来并不湍急、河面风平浪静,但水中的王军英,则是偏移了不少距离。
  只见他在水中不停的修正着方向,力图最后准确到达码头板子下。同时,他还得腾出手往后放绳子,保证绳子有长度宽余,不影响在水中的游动。说实话,之前对他的佩服之意,此时又增添了几分。
  假如这时在水中的是我,还真不敢保证能在这样的情况下,从容的进行水中作业。
  时间究竟过了多久,我实在回忆不起来。当时的注意力,全放在木房子上了。到了最后,河面上隐隐约约漂浮起了一根绳子。而王军英,一寸一寸的游靠向对岸,终于离码头板子下的木桩,还有几米距离。
  而对岸的木房子,仍然是静伫在雨中,没人钻出来。
  我长吐一口气,王军英可算是无惊无险。但是,再过不了几分钟,就该轮到我下水了。
  由于雨衣盖到了背囊之上,我全身已经被雨水浸湿了透。但待会儿还要入水,湿点儿衣物也算不得什么。
  检查了一遍身上的装备,我觉得带上冲锋枪不太趁手,会影响动作,就只带了一把手枪。给手枪上好膛,我看了一眼身旁的刘思革。刘思革这老小子也还目不转睛的盯着对岸,他注意到了我的目光,便也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,扭头看向我。
  “注意了,千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敌人。”我脱下了雨衣,对他说。
  刘思革看着我,楞了一会儿,这才反应过来我话里的意思。他肃起脸板,郑重的点头。为了表示他明白我话里的意思,他还专门抬起手,让我看到他手上缠着的纱布。
  旗娃则在一旁斜眼盯着刘思革,一脸不屑。他刚想说句什么,盯着对岸的黄班长,却抬手拍了我一下,打断了他的话。
  黄班长快语着说了一个字:“走!”
  正文 第四十章 :浸泡
  抬眼一看,王军英这时已经成功游到了码头板子下,他取下绕在肩膀上的绳索,将绳头在码头板子下的木桩上绕了几圈。缠绳打结,他回头向我们比了一个手势,示意一切稳妥,行动可以按计划进行。
  没有犹豫,我揣好手枪,捏稳绳子,和刘思革一前一后的,从崖头上降下水面。
  石壁上生满了苔藓,覆着水渍。第一脚蹬在那湿滑的崖壁上,没能踩稳,差点手中脱力掉进河中。
  生在水边的断崖高度仅有两三米,一蹬一滑,我就捏着绳子滑降完毕。
  身体一凉,我的身体没入了水中。上头的刘思革还没下水,我便抬头和他会意一下,接着就换好姿势,在河水中摸着绳子。
  绳索在王军英那一头收得很紧,所以直直的半漂浮在河水里,一下我就摸索进手。
  一手拉着水中的绳子,一手拿着手枪,我开始往对岸游去。天上下着雨,河水很凉。但越南通常只降雨,不降温。所以身体没入水中那一刻,舒爽无比。因为之前脱下了雨衣,衣物在雨林中被淋得透湿,透湿的衣物混合着汗液黏在身体,很是不适。
  所以,将整个身体浸在这柔软冰凉的河水里,无疑是一种享受。如果不是任务在身,我真想脱光衣服在这河水里泡上几小时。
  王军英见我游来,便稳浮在码头板子下的水中,他靠着木桩,抬头盯察着木屋子的动静。
  看似平静的河水之下,果然有股劲儿搅着身子,让我在水中无法保持方向。幸好有这股绳子维持保证“水路”的准确。有绳索的辅助,我游得非常轻松,也非常快。
  唯一的碍事之处是,雨水不断的“噼啪噼啪”的拍打河面、拍打我那露出河面的脑袋,从而扰乱视线。头顶倾斜的雨水烦人,身下的河水如此凉爽,我索性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