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 10 章 (第1/2页)
第十章快了快了 “陛下,国子监祭酒求见。” 皇帝正在批阅奏疏,他漫不经心地说道:“让他进来。” “遵命。” 宋祭酒走进御书房,向皇帝行礼:“陛下。” 皇帝专注地书写,心不在焉地问道:“何事?” “陛下,白易水与慕恒之已经回来了。” 闻言,皇帝停止书写,他抬头看了眼宋祭酒。 “白易水回来了?” 宋祭酒颔首:“是也。白易水让臣入宫,向陛下讨一百一十两银子。” 皇帝挑眉,他放下笔,对宋祭酒言道:“为何他不亲自来见朕?” 宋祭酒回答道:“他身子不适。所以让臣入宫,替他讨要一百一十两银子。” “他怎么了?” “身子不适。” 皇帝:…… 皇帝加重语气问道:“朕是问他哪里不舒服?有没有受伤?” 宋祭酒低头回答皇帝:“他说身子不适,需要休息一段时日。” 皇帝:…… 皇帝觉得跟宋祭酒这人说话真费劲,他摆手说道:“让他亲自来见朕!你回去吧!” 宋祭酒抬起眼皮,望了眼皇帝,低声回应道:“遵命。” 宋祭酒回到国子监,将情况告诉了白易水。 “陛下让你去见他。” 白易水点了点书案上的考卷,一脸为难地说道:“还有这么多试卷跟功课要完成,我哪有空见陛下?” 宋祭酒语气淡淡地说道:“先去面圣,这些试卷回来再做。” 白易水撑着下巴,俊逸的眉目望向宋祭酒:“祭酒,你就不能帮我跟周老师说说,让他别逼我写这些卷子跟功课了。” 宋祭酒冷酷地拒绝白易水:“不行。” 白易水起身来到宋祭酒的身旁,忽然叹了口气,望着窗外的风景,忧愁地说道:“天有多高,地有多厚。与天地相比,人是多么的渺小,若沧海一粟。在岁月的漫漫长河里,人生短短几十载,犹如昙花一现。你说,我们应不应该在凋谢前留下一缕幽香?” 宋祭酒瞥了眼白易水,没理会他。 白易水见宋祭酒不搭理他,他继续言道:“祭酒,你有没有写过书?” 宋祭酒挑动一下眉头,回应道:“我出过的题目,若是整理一下,也许能出一本书。” 白易水惊讶地说道:“那你为何不出一本这样的书呢?你想想,每年有多少考生考科举。他们都需要做卷子,通过题海战术,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知识区域,这样才有机会考取功名。若是你能出一本《五年科举三年乡试》肯定有很多参加乡试的考生抢着购买这本书!这本书将成为全国各大书院疯狂抢购的辅导参考书!” 宋祭酒若有所思。本来他只是随口一说,听了白易水的话后,还真有些心动。 白易水观察宋祭酒的神色,他接着说道:“科举考试的出题人又不是你,你只负责国子监考试的出题,出这样的书,并不会对你的官职造成影响。你想想,若是《五年科举三年乡试》真的出版了,不单能帮助天下学子,还能让你流芳百世。何乐而不为呢?” 宋祭酒认真思索,想象了一下将来会发生的事情,脸上流露出憧憬的神色。 等宋祭酒回过神的时候,发现白易水不见了。他出声叫道:“白易水!” 白易水从门外走进来,告诉宋祭酒:“祭酒考虑得如何?要不要出书?” 宋祭酒眯着眼睛打量白易水,他语速缓慢地问道:“你怎么会突然建议我出书?” 白易水一脸愕然:“明明是祭酒自己说的,你出过的题目若是整理起来,可以拿去出成一本书了。” 宋祭酒回想了一下,他摇头说道:“是你先问我有没有写过书。” 白易水颔首:“是也。我只是好奇,所以询问一下。毕竟像祭酒这般岁数,德高望重,我觉得应该会出过几本书吧!没想到你从来没有写过书。” 宋祭酒:…… 宋祭酒面色不自然地说道:“一直以来我忙着管理国子监,哪里有闲工夫写书出书。不过我决定了,将过去出过的题目整理出来,准备出一本书。至于书名叫什么,我需要好好斟酌。” 白易水告诉宋祭酒:“还斟酌什么《五年科举三年乡试》多吸引人!” 宋祭酒的脸上露出几分嫌弃的表情,他摇头说道:“这书名一点都没有内涵。” 跟他的身份不符。 白易水对宋祭酒说道:“祭酒不如把慕同学叫过来问问他的建议。” 宋祭酒还真的将慕三郎叫过来询问了他的建议。 慕三郎听说宋祭酒要出书,他目光古怪地看了眼白易水,出声问道:“为什么叫《五年科举三年乡试》” 白易水解释道:“这本辅导参考书有一定难度,面对的学生人群主要是秀才,乡试三年考一次,多不容易。” 慕三郎追问道:“那五年科举呢?是什么意思?” 宋祭酒看向白易水。 白易水告诉他们:“五年科举,就是整理分析近五年的考试题目。然后根据往年的考试题目,祭酒再添加他出的题目,让学生们做题。” 慕三郎接着问道:“为什么是五年不是十年、七年呢?” 白易水斜了眼慕三郎:“因为每年有新的科举考试,所以《五年科举三年乡试》需要隔几年更新内容。祭酒,就叫这个名吧!” 听了白易水的解释,宋祭酒觉得这个书名还挺有意思的。不过他对他们说道:“我再考虑考虑。慕恒之,你有没有建议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