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节 (第2/3页)
些盒饭或者面条之类的充饥,今天正好要出去吃午饭的时候,看到这新开的面店打折,自然也不肯放过这个占便宜的好机会,抱着试试看的想法,走进了小宇的面店。 小宇热情招呼他们落座,自己在案板上开始拉起面来。 小宇的拉面手艺学自郭师傅,可是他拉的面吃起来更筋道爽口,比郭师傅拉的面都强上三分,所以,自从他学会拉面后,郭师傅就退居二线了,让他负责拉面。 只听案板上‘啪啪’声连响,条条面线翻飞,小宇双手几个张合间,十秒不到,便把几个人的面条都拉好了,投入了大锅。 几个鱼贩看得瞠目结舌,暗挑大拇哥,见过拉面的,没见过这么拉面的,这个小伙子身上有真功夫,这技术真是绝了。 不多时,面条已经下好,小宇把面条盛到大碗里,从炉灶上的大锅里舀了一大勺特制的汤头,分别灌入几个大碗中,再加上早上熬好的特制辣酱,撒上葱花。 整个过程连同煮面只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。 “金牌辣酱面,可以食用,每服用100克减少饥渴度25%,立刻恢复生命值25%,愉悦度上升30%,力量暂时增加20,时间十分钟。” 小宇这辣酱面在属性上已经大大超过郭师傅的辣酱面了。特别是在愉悦度上,居然每百克达到了30%,这样算起来,四两面就可以产生60%的愉悦度。 愉悦度是什么?那可关系到客人的满意程度,只有客人吃得满意了,那么他才可能成为回头客。 看了小宇拉面的手艺后,鱼贩们早就对小宇的辣酱面有了较高的期望值,面端上来,这一看一闻,更是觉得赏心悦目,香气扑鼻,心中已经打了个八十分。 一尝之下,更是目瞪口呆,这辣酱面也实在是太过好吃了吧?几口面条下肚,一口面汤一喝,七、八个大冬天在外面被风霜打上三天三夜,都不会流一滴眼泪的安徽汉子居然哭了起来。 “大哥,怎么了?面条不好吃吗?”小宇看了好生奇怪,赶紧上前问道。 七八个鱼贩中,领头的那个鱼贩姓李,他用手偷偷地把脸上的眼泪擦了个干净,感慨道,“我说小老弟,吃了你这面,我怎么就这么想家呢!你这手艺,我李大头佩服!以后我们这些人天天在你这里吃面!” 其他的鱼贩也都齐声响应,“对!小老弟,吃了这面,就象吃了人参果似的,咱浑身十万个毛孔都觉得舒坦!再来一碗!” 小宇高兴地笑了,应承着,再次回到案板前拉起面来。 鱼贩们吃了面后和周围的摊贩一说,把小宇的辣酱面大大吹嘘了一番,真是此面只能天上有,人间哪得几回尝,弄得其他人也感到好奇起来,不仅那些小摊贩们想去尝尝鲜,就连买菜的顾客听了也都跃跃欲试。 这些人尝过后,也都觉得虽然没有鱼贩们说的那么邪乎,但是和外面那些面店里卖的面相比,可是要好的太多了。 就这样一传十、十传百,百传千,小宇面店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。 一周后,打折活动结束,但是小宇的生意却依然火爆,不仅是本集贸市场的摊贩爱吃,而且还有不少顾客是对面居民楼里的居民慕名而来。 连旁边的卖包子的老张头也不敢相信,这个不起眼的面店,居然被自己的一句话救活了?这面有什么神奇之处? 老张头也抽空去吃了一碗面,果然不错,小宇拉的面条筋道爽口,汤头味道浓郁,还有那又香又辣,用料十足,当天熬制的辣酱,和以前那个老板相比,同样卖四块钱一碗的面,小宇的面里充满着‘诚信’二字。 老张头走的时候扔下了这么一句话,“小宇,从这面里可以看出你的为人,你这个店,绝对垮不了!” 开张一个星期过后,小宇的存款达到了四位数。 现在他一天至少能卖二百多碗面,一碗面四块钱,扣去成本,净挣一块五左右,这个星期价格优惠打了八折,那么一碗面就赚个七毛钱,一天下来差不多能赚一百五十块。 时间还剩下两个星期,打折期结束后,看来完成五千块的任务还不是难事。 手里有些钱了,小宇又想起了油条生意。 面店生意基本都在中午和晚上,早上并没有什么客人,按照上海居民的习惯,早饭是四大金刚――大饼、油条、豆浆、糍饭团。很少有人会一大早就吃面条的。 那么,早上的时间就可以利用起来,油条虽然利润不高,但是销量却大,集贸市场的顾客一般都是五、六根一起买,很少有人只买一根油条的,加起来挣的也不算少。 对于制作油条,小宇已经是驾轻就熟,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挣钱的买卖,早一天达到五千块的存款,心里也踏实些。 没过两天,集贸市场的顾客惊喜地发现,那个新开的辣酱面店早上开始卖油条了,这家店的油条不仅个大、松脆,口感好,而且价格也便宜,外面的油条卖六毛钱一根,这里却只卖五毛钱。 小宇完全按照郭师傅面店的模式来经营自己的店,早上卖油条,中午和晚上卖辣酱面,只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