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69节 (第2/3页)
西是用不上的,都由自己的母妃保管。唯一的用处是在划完封地离京时,作户籍记录用。 “我还记得当年二哥去封地时,文书找不到了,皇娘说当时她也没在意,只以为是玚贵人放起来了,日后要用再找找便是了。但最后却一直没找到,只好重做了一份。”君离渊说道。在他看来,这份文书足以说明问题了。 众人沉默了一阵儿,君离渊开口道:“这件事只有我们六个人知道,我希望到此为止,不要让父皇和皇娘知道。” 君离澈和君离玹抬眼看向君离渊,君离玹问道:“你的意思是?” “我喜欢清歌,虽然知道了真相,我们成了兄弟,但我不会放弃他。他现在好不容易过得顺遂了些,我不希望他的生活再有什么波折。”君离渊严肃地说道。 君离澈点点头,“三哥放心吧。 莫清歌看向君离渊,君离渊微微笑了笑,让他安心。 “我也同意三哥的做法。”凌麒央说道:“先不说这件事对清歌的冲击,单就现状而言,若皇上知道了,一定会定玚贵人全家一个欺君之罪,但现在焦家人已经没了,皇上要出气,一定会出到二哥身上,说不定也会牵连清歌。到时二哥和清歌可能都会性命难保。” “麒央说得对。”君离澈点点头,“看来这事是一定要保密了。不过,二哥那边怎么说?”毕竟君离渊之前已经告诉了君承璟关于胎记的事了。 “这件事不能瞒二哥,他有权利知道。”君离渊说道:“一会儿我和清歌将二哥请到府上他和细说。我想二哥会理解的。” 君离澈叹了口气,“只能这样了。反正都叫了这么多年二哥了,也习惯了。这样挺好。” 君离渊点点头,也没再说什么。莫清歌似乎也从惊讶中回过神来,他也明白不变对他来说才能换来真的安定和幸福。 这顿晚饭众人是没心情吃了,只好等下次再说。送走了他们,君离玹和凌麒央去了书房。 扶着凌麒央躺到软榻上,君离玹坐在榻边,问道:“今天的事你有什么想法?” 凌麒央看着他,说道:“你在担心什么?” “说不上担心。”君离玹握住凌麒央的手,“只是觉得有那两样东西在,总是个隐患。” “我相信清歌会处理好的。看得出他很喜欢三哥,他想要和三哥长久地走下去,就不会让隐患一直埋下去。莫清歌虽然话不多,但却是很有主意的,而且只要他决定的事,就不会改变,也不会让自己后悔。”凌麒央微笑道。 “这算是卿子之间的彼此了解?”君离玹笑问道。 凌麒央摇摇头,“我只是相信清歌而已。现在我们要关心的是怎么才能让皇上同意三哥和清歌的事。” “这的确有点难。”虽然君离玹觉得这事有皇娘帮衬一二会好一些,但也不保证完全能行得通。 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总要尽力一试。”有小影和君离澈的事情在先,凌麒央还是有些信心的。 “嗯,知道了。”君离玹笑应了一声。 之后君离玹听君离渊讲,他们将事情告诉君承璟后,君承璟惊讶之余也沉默了许久。君离渊也没去掺合,让他和莫清歌两人单独坐在屋里。 沉默持续了大约半个时辰,莫清歌起身从君承璟手里抽走他看了好几遍的信和文书,一并丢进了炭盆里,瞬间烧成了灰。 君承璟原本还想去抢出来,却被莫清歌拉住了。莫清歌和他说,“你是二皇子,不久之后就是珩王爷。而我是莫清歌,那个从闲雅阁出来的琴师。” 君承璟看了莫清歌良久,让君离渊摆了贡桌,拉着莫清歌一起拜了祖宗。虽然焦家获罪,他不能公开认这个弟弟,但在君承璟心里,莫清歌就是他的弟弟。 事情就此告一段落,一切又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继续向前走着。君承璟在行完册封礼后回了封地,临走前送了一块封地的令牌给莫清歌,让他若是受了什么委屈,尽管到封地去找他。 莫清歌笑着收下了,委屈估计不会,去转转倒是不错。 孩子满月前一天,延熙帝将君离渊、君离澈和君离玹叫到了御书房。 没绕弯子,延熙帝开口道:“这几日朝中一直地提立储之事,朕这几日也仔细考量过,诸子中,你们三人是嫡子,无论学业还是功绩都十分出众,朕一时也决议不下,所以把你们召来,也是想听听你们的意思。” 虽说这事以往都是皇上自己决定的,但延熙帝看这三个儿子都觉得不错,原本更中意君离澈,但想到贤贵妃的话,又多了一层思量。最后还是皇后说不如问问他们三个人,她相信他们三兄弟不会为此产生不快的。 君离玹想都没想,率先上前一步,说道:“启禀父皇,儿臣不善朝政,也无心继承皇位,还请父皇在两位兄长之间做选择吧。” “你战功卓著,朝政上虽用心不多,但也有见解独到之处,难道你就不想争取一下?”延熙帝面无表情地看着君离玹,看不出喜乐。 “回父皇。儿臣当初向麒央许诺,今生只娶他一人,且等孩子大了,就带他四处云游,让他医病救人。儿臣不愿失信于妻卿,且对皇位确无想法,还请父皇成全。”他答应过凌麒央的事就一定会做到,无论如何都不能食言。 延熙帝看了看他,叹了口气,说道:“那你们两个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