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经解读_第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2节 (第2/2页)

者选择的是砍柴割草,在平静的生活中忘却,在淡淡的思恋中祝福,抛弃世俗的功利目的,在审美的愉悦中回味。或许,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。
  【文化常识】
  语气词:语气词主要表现说话人对所说事要表现出的态度、情绪。语气类型大致有论断、疑问、拟测、假设、商量、请求、禁止、命令、赞颂、叹息、惊讶等。根据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,语气词可分为三类:句首语气词,包括夫、惟(维、唯)、盖等;句中语气词,包括夫、惟(维、唯)、兮、也、与等;句尾语气词,包括也、矣、乎、哉、已、焉、耳、与(欤)、邪(耶)、夫、兮等。《诗经》中很多语气词,如“兮”、“之”、“止”、“思”、“乎”、“而”、“矣”、“也”等,在十五国风中数量最多,富于变化。这些语气词巧妙运用,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,达到了传神的境地。其中,“思”“止”等语气词,没有实在意义,在现代汉语中都没有了这种用法,已经成为完全的实词。
  【相关阅读】
  屈原 《山鬼》;曹植《洛神赋》
  【原文】
  蒹葭
  蒹葭苍苍(1)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(2),在水一方。溯洄从之(3),道阻且长。溯游从之(4),宛在水中央。
  蒹葭凄凄(5),白露未晞(6)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(7)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(8)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(9)。
  蒹葭采采(10),白露未已(11)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(12)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(13)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(14)。
  【注释】
  1蒹葭(jiān jiā):芦苇。苍苍:茂盛的样子。
  2伊人:那个人。
  3溯洄:逆流而上。从:追寻。
  4溯(su)游:顺流而下。
  5凄凄:茂盛的样子。
  6晞(xi):干。
  7湄:岸边。
  8跻(ji):等高。
  9坻(chi):水中的小沙洲。
  10采采:茂盛的样子。
  11已:止,干。
  12涘(si):水边。
  13右:弯曲,迂回。
  14沚(zhi):水中的小沙洲。
  【经典原意】
  芦苇茂密苍茫,深秋的白露已经凝结为霜。我所思念的那个人,就在河水那一方。逆流而上追寻他,道路崎岖而又漫长。顺流而下去追寻,他仿佛就在水的中央。
  芦苇茂密繁盛,清晨的露水还未干。我所思念的那个人,就在河水那一边。逆流而上去追寻他,道路险峻难以攀登。顺流而下去追寻他,他仿佛就在沙洲之上。
  芦苇茂密水边长,早晨的露水还没有停止。我所思念的那个人,就在河水的那一边,逆流而上去追寻他,道路弯曲迂回。顺流而下去追寻他,他仿佛就在沙洲之上。
  【当代阐释】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