嫁给男主的病秧子哥哥_第15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54节 (第1/2页)

没想到,许多同窗都附和道:“我家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。”
  “我家也是,我听到过。”
  不过,也有人说:“没什么奇怪的,女子就是不如男子。”
  说这话的,都是年纪大一些的,九岁、十岁的姑娘,已经懂许多事情了。
  但是年纪小一些的,如珠珠这样的,还没意识到这个,眼里一片茫然:“谁说的?”
  “本来便是如此。”年纪大一些的姑娘说道,“你父兄能随意出门,你们能吗?你父兄可以考功名,你们母亲姐姐可以吗?”
  珠珠不服气,就道:“我母亲可以随意出门!我母亲也能考功名!”
  “那她怎么不考?”对方便道,“等你母亲考上功名再说吧!”
  这话就带了几分针对了。
  珠珠虽然在学院里人缘很好,但是她太幸福了,母亲只生了她一个女儿,不天天想法子生男孩儿,还把她如珠如宝地护着,让一些被母亲忽视的女孩儿羡慕又嫉妒。
  珠珠没话说了。
  憋了一肚子的气,放学后便扑于寒舟的怀里,说道:“母亲,你去考功名吧?”
  于寒舟讶异道:“怎么让我去考功名?”
  “我同窗说,女子不如男子,所以女子不能随意出门,也不能考功名。”珠珠憋闷地说。
  于寒舟听了,就有些沉默。
  这是实话,却又不对。
  女子不能出门,也不能考功名,这是现状。但现状如此,不代表它就是对的。
  “谁说女子不能考功名?”她缓缓揽了女儿坐下,说道:“你二婶是女学的学监,是从六品的官职。”
  珠珠听了,松了口气:“我就说,她说得不对!”又有些郁闷,“母亲,你怎么没有官职?”
  于寒舟便叹了口气:“怎么办?因为我没有官职,珠珠都嫌弃我了。”
  “没有没有!”珠珠立刻摆手道,“我才没有嫌弃母亲。”
  母亲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。
  除了没有官职之外。
  但珠珠已经很知足了,抱着母亲的腰,说道:“我永远不会嫌弃母亲。”
  话虽这么说,但于寒舟觉得不能让女儿蒙羞,于是她跟贺文璋商议:“几时建医学院、研究院?我也要做官!”
  “我这便筹划。”贺文璋道。
  却说珠珠很快就恢复过来,别人再说女子不能做官,她就拿陆雪蓉举例。说女子不能随意外出,她就拿母亲举例。
  说女子不如男子,她就拿自己及几个小姐妹举例。
  赢了几次,她整个人便放松下来,还很好心地说:“你说的话,也不全然是错的。有些女子,是不如男子。正如有些男子,不如女子。”
  先生很喜欢珠珠。
  这些日子以来,她见珠珠带着小伙伴们奋战,看在眼里,心里好不触动。
  此时听了这话,就笑道:“珠珠的话,让我想起来一个词语,这便教给你们——以偏概全。”
  有些女子不如男子,不代表天底下女子都不如男子,以偏概全是不对的。
  都是一群小姑娘,本来思维便不是很清晰,不过是生活中见得多罢了,将习以为常的情景说了出来。真让她们去辩,反而辩不久。这也是珠珠能赢的原因之一。
  因为珠珠太能说了,从来不服输,总是找各种犄角旮旯的角度去辩。
  众人说不过她,又见她一脸自信满满的样子,渐渐就信了。
  由此,几个小姑娘便商议着,也让家里把“不会说话”的先生辞了。
  珠珠还给她们出主意,几个人凑一块儿,叽叽咕咕的。
  几个小姑娘回家后,便对家人说了:“咱们家的先生不会说话,会不会把哥哥们教坏啊?”
  “可是忠勇侯府都把人辞了。”
  “我们家是比不得忠勇侯府吗?”
  大人们:“……”
  别的地方,比不过便比不过了。辞个先生而已,岂能落于人后?
  第163章
  勋贵人家之间,鲜有秘密。过年时诸府走动起来,便得知好几家都辞退了先生的事。
  得知辞退的原由后,众人反应不一。
  有觉得大惊小怪的,这点子小事,完全不值当辞退了先生。有觉得矫情的,这世间本就是男尊女卑,还不许人说了不成?
  也有几家,觉得这事可大可小。但既然别人府上都当成了大事,没得他们就要遭受着,便回家问了孩子们。也有此情形发生的,便辞退了先生。
  不乏有冤假错案者,家里孩子对先生有意见,言之凿凿,将先生污蔑一番,逐退了去。
  被冤枉了的先生,忿忿回到家后,咽不下这口气,转头将常青公子骂了一顿!
  为何骂贺文璋?一来,他名声大。二来,这事是从他府上先传出来的!
  先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,辛辛苦苦,废寝忘食,结果为着这么点小事就将先生辞退?太也傲慢!
  对于骂他的人,只要不是站在他面前指着他的鼻尖骂的,贺文璋一般都不予理会。
  骂他的人太多了,这些年他没时间写《机甲少年》,每到年底都会被书客们大骂一通。还有人站在常青书局的门口,指着屋里头骂。骂他钱赚到了,名声赚到了,扭头就不写了,是个过河拆桥的小人。
  如果人人都要理会,他干脆什么也不要做了,蹲在常青书局门口任骂就是了。因此,丝毫不予理会,该做什么还做什么。
  直到正月过去。
  被辞退的几位先生收不到学生,人家得知他们是被辞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