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快穿之养老攻略 第33节 (第2/3页)
佣人数超过一定数量,那就会被认定为是搞资产阶级,是在剥削劳动者。 建设合作社只能算是钻漏洞。 属于不得已而为之。 而且,目前这也的确是共同富裕的唯一方法,至于先富帮后富什么的,那就完全是搞笑了,先富的哪顾得上去帮后富的啊,忙着打压下去搞垄断还来不及呢,还帮忙? “乔太婆,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不用出一分钱,只要帮忙照顾照顾果树,回头就能分所有果树的两成收益,而且分到村集体那边的五成收益除了交税等各种项目之外,剩下的我们也可以平分,是这意思吗?” 乔明辉到底是做村长的,脑子转的很快,瞬间就理解了意思。 “是这样没错,不过这些还有很多手续需要你去县政府那边办,这些就得劳烦你了,不然我们这么做是不合法的,只有成立农村集体合作社之后,我们才能这样干。” 乔木点了点头,表示确定。 这下子,大家就更热情了,如果种果树这件事需要大家都出钱出力的话,那大家还真不太乐意,最主要是出钱,出力气他们倒是无所谓,主要是出钱不乐意,因为大家手里都没什么钱,对于未来也不是很确定,所以很难抉择。 但是出力气这种事对于大家而言就无所谓了,很多年后他们国家这边都以廉价劳动力出名,更何况现在,况且种果树本来也就不是特别累的事,肯定比种田要轻松。 虽然还有部分人觉得乔木一个人占三成收益有点多,但大家随便说一句要是你能出钱出物,我们也给你三成之后就没办法再反驳了。 因为他们村除了乔木,没人拿得出这么多钱物,别说他们村,估计整个县城都没有能一次性,还一个人拿出这么多钱物的人物。 第62章 六零农家太婆婆(39) 事情确定下来后,还不能立刻挖坑种果树,一来是现在的时间不对头,不是种果树的时候,二来是合作社条子还没批下来,现在种是不合法的,得等条子批下来再说。 而且,乔木还得根据两座山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,规划什么果树适合种在什么地方,果树间的一些空地,怎么再种点草药之类的!地方就那么点大,总得合理应用,尽量把所有能用的土地都用上吧。 合作社的条子并不难批,乔明辉大概跑了四趟县城,就把集体合作社需要用到的一些证件给办了下来,不过,接下来还不是开始种果树的时候,因为农忙到了,一切事宜都得为农忙往后推,得等夏收结束,并且将种子种下去之后,大家才能空出时间去山上挖坑种果树。 …… 再说回京的乔礼一家。 他们在被平反回去后,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劲,才好不容易把他们家的四合院给收回来,之后又花了半年的时间整修,这才把四合院里的乱搭乱建以及各种遗留下来的污垢杂物清理干净,并且恢复原样。 再之后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方针的正式确立。 四合院里,乔礼和几个老朋友正坐在院子里聊着,聊着时政。 “老李,听说你家那大儿子要去沿海城市负责改革开放,你觉得这政策靠谱吗,我家那小子也闹着要去,我就担心这政策会不会再变?” 乔礼回来的时间比较短,所以对一些具体情况了解的还不是很清楚,再加上前些年的政策变动的确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痛苦,所以此时难免还是有些担心儿子的未来。 别笑,就算他儿子已经五十多岁了,那也有未来啊不是! “这有啥不靠谱的,你没听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吗,放心干就是了。 这些天,你没往外面到处走走看看吧,别老呆在家里窝着,多出去看看,你但凡出门多看看,就能看到好多商家开门了,好多过去的老字号也重新开业了,街边小商小贩什么的也多了,还有那一个个男女穿的什么喇叭裤之类的,虽说难看,但也的确证明了开放之实。 你不知道,上面特地派人去港岛那边考察过了几年,那边的经济发展是真好,日子过的也好,难怪许多人拼了命的也要逃港。 前段时间会上不是说了吗,贫穷不是社会主义,得让百姓吃饱喝足,饭桌上有鱼有肉,所以必须得开放市场经济,大力发展经济。 你是不知道百余年前一些沿海城市有多发达,那是真繁华,有钱人比京城还要多,当年的广粤十三行知道吧,就是如此,所以你儿子想去沿海地区发展,那就让他去就是了,绝对错不了,对了,有可能最好让他去一些现在还不发达的沿海地区发展,我听说啊,上面过段时间可能还会有大动作,领导人应该会做些事给大家吃颗定心丸,也好让大家放心大胆的去干。 你儿子现在去,那是投名状。” 老李,也就是李强华因为跟上面那位关系不错,当年困难时期也多有照顾,所以,有些消息还是比其他人要及时准确许多的,不然他那大儿子也不会第一个就上不是。 “那就好,回头我就让我家那小子去,埋没了十年,也该发光发热了,总不能就做个小县官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