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7节 (第2/3页)
魁。再往下就统称为举人,没有任何称号了。 江南与山东都是人才大省,一个是灵气荟聚之地,生出的人物大多钟灵毓秀;另一个则是孔夫子故里,学风浓郁,都是全国知名的人才大省。 能在这样两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杀出重围,夺得乡试头名,可想而知这两人的实力有多强。 然而问题也出在这里,都是举人,谁又比谁高贵了?你傲气,我还看不上你呢?再加上部分京城举子的莫名优越感,还有来自同省的举子相互抱团一致对外。会试还没开考,京城中已经接连上演了好几场撕逼大戏了。 京城中的举子大多也加入了掐战之中,除却陆安珩这等宅在家里不大与同期举子交流的考生没参加骂战外,其他的,就连姬家那个才十二岁的姬永康也以其年幼和毒舌,掐倒了不少外地举子,一时间也声名鹊起。 姜锦修看戏看得欢快,待看到姬永康表现出的战斗力后,更是抚掌大笑,深觉这孩子有自己当年的风范。 陆安珩则老老实实地将心思放在书本上,对于京城里各大八卦完全不感兴趣。向来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,几方人马不管怎么掐,都掐不出一个一二三来。眼看着会试的日子就要到了,竟然还把闲工夫花在这等无用功上,那不是傻么? 于是陆安珩便这么回绝了一系列京中举子的相邀,就这么蹲在家里当宅男,仔细研究四书五经和律法去了。 被拒绝的人中恰巧就有姬永康,这熊孩子本想着自己不计前嫌,拉着陆安珩一同出去给予那群乡巴佬双倍暴击的,哪知陆安珩并不乐意跟他玩。头一回被人拒绝的姬永康简直要气炸,这仇可结大发了! 在心里又狠狠给陆安珩记上了一笔。 陆安珩对此毫不在意,中二病的熊孩子惹不得,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爆,还是不带他一起玩比较好。 再说了,要是陆安珩这时候还敢分心去看热闹,估计姜锦修立马能抛却他多年优雅的形象,立马抄起家伙将陆安珩给揍个半死。 好在会试的时间立马到了,精力过剩的举子们也开始紧张起来,纷纷挂上免战牌,准备起一系列考试所需的物品了。 会试那日,考生们又是早早地便在贡院门口等着了。这会儿寒风正凛冽,考生们都被冻得缩成一团,脸都开始发僵了。快冻僵的举子们时不时朝手上哈口气,又搓搓手,转而贴在脸上,给冰冷的脸捂出几分热度。 有那还未适应京城天气的外地举子,还在暗自担忧自己能否挺过这九日,面上满是忧虑之色。 陆安珩手里揣着萧氏硬塞给自己的手炉,跺了跺脚,过一段时间就在原地小跑上一回,以免自己的脚被冻成冰块。 等到贡院开门准备检查考生进场时,陆安珩发誓,他听到了大部分举子松了口气的声音。 与乡试一样,考生们同样要经过严密的搜查后才能进入考场。因着天气寒冷,所有考生都穿着规定数量的五件棉衣,在搜身检查时,所花费的时间比乡试还要多上些许。以至于队伍后头的考生已经有点站不住,只恨队伍移动太慢,自己不能早一步进入号房点燃炭盆取暖。 陆安珩将手中的手炉交给一旁的陆昌兴,在陆昌兴安慰打气话语中,僵着脸对他笑了笑,吐着寒气排进了队伍中。 经过残酷的脱衣酷刑后,陆安珩抖着身子拿着东西找到了自己的号房。谢天谢地,自己的运气还不错,没被分到靠近茅房的臭号,真是个好消息。 等到了号房,陆安珩做得头一件事就是拿过蜡烛和打火石,麻溜地点燃了炭盆。等到炭盆开始燃烧起来,将陆安珩的手慢慢烤暖后,陆安珩这才长舒口气,觉得自己可算是活过来了。这才开始准备收拾号房来。 会试的考卷来的挺快,许是因为天气太冷了,衙役们的步伐也快了不少,想赶着将考卷发完,好去炭盆边待着。 陆安珩习惯性地浏览了所有试题,发现这第一场的题目与乡试一样,考的也多是四书中的内容,外带几道律法判题,还有部分算学题。 这些可都是陆安珩的强项,陆安珩在心里分配好答题时间后,也不急着答题,而是蹲在炭盆旁好好地将身子烤暖。 确定自己的手完全暖了,不会出现因为冻僵而控制不好运笔的现象后,陆安珩这才精神满满的动笔做题了。 因着方才将身子全都烤暖了,陆安珩的写字速度并未降下来,同样是做完一张考卷后,就到了吃饭的时间。 这一次,萧氏给陆安珩准备的吃食就更丰富了。有几道已经做熟了的菜正是陆安珩所喜欢的,陆安珩这会儿只要热一热便能开吃了。另外,为了避免生鸡蛋被磕碎,萧氏还准备了不少煮好了的鸡蛋,同样只要放进热水里煮上一小段时间就成。 至于其他的生食,大米、馒头和肉食自是不用多提,萧氏还特地给陆安珩装了几个调味罐,里头放了盐和家里自做的辣椒酱,还有一大把面条,陆安珩若是嫌煮饭太过耗费时间,抓一把面扔下锅,捞上来拌上辣椒酱就能吃。 准备之丰富,完全是尽最大的努力让陆安珩这九天吃得舒心一些。 陆安珩自然也不会亏待自己,每一天都翻着花样给自己做好吃的。甚至把做饭当成了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