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贤妃唐宫日常_第1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3节 (第2/2页)

想象起了这个画面。
  若有选择,她的确更想做一个男儿,不过她不会如太宗所说的一样隐居山林。她会入朝为官,倾尽所能,襄助他延续大唐的盛世传奇。
  ☆、第22话
  晌午的时候,妃嫔们各自散去。临走前徐慧和武媚娘被贤灵宫的人拦住,道是淑妃娘娘有请。
  两人对视一眼,武媚娘的眼中明显已然有了心动的意味。
  如果可以选择,徐慧真不大想去。现在和当初她遇到陛下之前,境况已大不相同了。她想起薛婕妤的话,有些不想掺和到这趟浑水中去。
  可她人身在后廷,又如何能够置身其外。杨淑妃地位尊崇,她一个小小的婕妤,若是刚得了两天宠爱就不肯去贤灵宫……
  杨淑妃大度,倒不至于明面上罚她。可那样的话,她只能躲去一时的烦恼,反而会引来更大的麻烦。
  想起刚入宫时杨淑妃的照拂,徐慧没有办法,还是和武媚娘一起去了贤灵宫。
  贤灵宫里,杨淑妃和燕贤妃都在。
  淑妃留她们用膳,徐慧道了谢坐下。
  她忽然发觉来的这一趟还算轻松,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沉重。
  几人分桌而食,徐慧只要负责默默地吃就好。祝酒逗乐,自有燕贤妃和武才人冲在前头。
  新年第一天,贤灵宫的菜色极好,徐慧足足吃了个九分饱才放下食箸。
  等到她撑的小肚子圆鼓鼓的,淑妃她们也都吃的差不多了。大家干了这杯酒,宾主尽欢,各自回宫。
  徐慧有些吃撑了,从贤灵宫告退出来后没有乘步辇,扶着玉藻的手慢慢地走着。
  路过御花园的时候,她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……
  是武才人。
  徐慧转过头对玉藻摇了摇头,玉藻会意,主仆二人没有出声,转过身就要走。
  身后却突然传来匆匆的脚步声,有人追了过来。
  徐慧反而不动了。她知道自己跑不过别人,若是提裙逃跑,反倒出丑。
  不如好整以暇,以逸待劳。
  事实上她也是看出了那人是谁,方会如此淡定。
  刚才和武媚娘说话的,不是旁人,正是晋王,那个被陛下养在甘露殿的九皇子李治。
  也是薛婕妤的爱徒。
  徐慧脑中灵光一闪,忽然隐约明白过来,薛婕妤为何独独跟她提起武媚娘……
  在此之前杨淑妃,韦贵妃,都是与她有过几分往来的,可薛婕妤从未从中干涉。
  可她偏偏为了武才人而来,当时徐慧就该想到的,这武才人肯定是有哪里让薛婕妤看不过眼了。
  原来根儿出在晋王这里。
  武才人早已躲远了。
  徐慧和晋王相互见了礼,两个人差不多高,差不多大,倒像是一辈的人。
  同龄的女孩子总是比男孩子早熟一些,此时的徐慧正处于向少女的过渡期,李治却还全然是孩子心性。
  见了徐慧,他讨好地笑,“你就是徐婕妤吧?我认得你,有好几次在甘露殿远远瞧过姐姐的身影,还总听兕子提起你。”
  他无缘无故地套近乎,为了什么并不难猜。
  徐慧浅浅地笑,“晋王放心,徐慧不会多嘴。”
  晋王不过小孩子一个,武才人同他说几句话,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。
  想来就算陛下知道,也不会当回事儿吧。
  晋王沉默片刻,忽然笑道:“兕子说的没错,徐姐姐果然十分聪慧。”
  徐慧笑了笑,寒风掠过她的面颊,吹起一绺调皮的发丝,为清丽的面容更添一抹妩媚。
  晋王不敢多看,道过谢后,匆匆告退。
  徐慧看他走远,收回视线,心中若有所思。
  人在这宫里,很多事情,不是想避就能避开的,比如今天这场偶遇。
  徐慧想起方才晋王称赞她聪慧。
  她真的聪慧吗?
  徐慧突然开始质疑自己。
  与其说是聪慧,倒不如说是自负。她毕竟还太年轻,深宫复杂,人心难测,很多事情她想的太简单了。
  她过去以为薛婕妤是为了她好,才会专程过来提点她,现在看来,还是她太天真。
  这世上哪有什么无缘无故的好和坏呢……
  徐慧所料不错,不过此时想利用她的人不止薛婕妤,还有刚刚宴请过她们的杨淑妃。
  年底的时候,杨淑妃的儿子吴王李恪,因狩猎过度而被弹劾罢官。不过知情人都知道,这不过是皇帝给儿子找了个好听的由头罢了。吴王被罢官,说到底是因为他与乳母之子赌钱赌过了头。
  杨淑妃这几日都在为这事闹心。可这件事,她又不好亲自开口向陛下求情。一旦陛下还在气头上,一并迁怒于她可怎么办?
  杨淑妃的心腹杨掌史,就把主意打在了徐慧身上。
  徐慧进宫这小半年,先是得封婕妤,又是甘露殿当值,再是父亲升官,可谓大出风头。
  看到徐慧这样风光,淑妃倒没说什么,她身边的杨掌史可不高兴了。
  听说韦贵妃给徐慧送了礼,还投其所好送的古籍,杨掌史当时就不满道:“这徐婕妤还真是会左右逢源,明明是先到咱们宫里来的,最后反倒和乾祥宫那位成了知音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