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2节 (第2/2页)
该说她敏锐还是执着,“想问什么直接问。” 蒲郁沉默片刻,道:“那么我想问,二哥究竟是哪边的?” “你觉得呢?” 蒲郁看着吴祖清,不错过任何细微表情,路旁的霓虹灯透过防风玻璃掠过他的鼻梁,一瞬恍神,她道,“还是说……不为蒋政府做事。” 吴祖清一下笑出声,“你在想什么?” 蒲郁锲而不舍道:“倾向右还是左,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?” 吴祖清睇了蒲郁一眼,淡然道:“革命派。” 当时蒲郁还不觉得,追问这些有多么幼稚、空洞。现实,远超名词定义。 第33章 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号,蒲郁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。 蒲郁陪同师父、师母到公共租界东部的华德路办事,附近的三友实业毛巾厂突然升起浓烟,接着一群日本浪人冲入警亭,砍断电话线,刺杀阻扰的华人巡捕。 街头人仰马翻,师父躲避不及,遭误刺一到,正中大腿动脉。蒲郁尚有理智地抚慰师母的情绪,撕下衣料简单抱闸,忙送师父赶往医院。可师父年迈,伤口太深,还没到医院就咽气了。 仍然,蒲郁没掉一滴眼泪。她只是牙齿发颤,冷极了似的。 同一时间,商会理事坐席上的吴祖清被告知文小姐来电找。他出去接电话,没一会儿,自然地回到会议室。 散会后,吴祖清同一群商人说走出办公楼。文苓戴了条狐狸毛围肩,皮手套上夹着烟,站在停泊的车旁,冲他们笑着挥手。旁人道吴先生好福气,放任这对恋人离去。 冬日艳阳照在车窗玻璃上,晃人眼。 “还有个不好的消息。”文苓严肃道。 吴祖清眼神一变,沉声道:“你讲。” “张裁缝也在那附近,遇害了。” 吴祖清略松了口气,悬着的心却是没落下。对蒲郁来说,张裁缝如同亲人一样。这是她身边最后的亲人了。 文苓道:“这很可能是一个前奏,我们必须尽快破获日方的军事动向。” “我明白。” 明白有人此刻需要他,可眼前有最紧急的事。 二十三号,日本第十五驱逐舰队四艘、巡洋舰“大井号”抵沪,第一等级别陆军战队四百余人同时到达。 上海形势危急,夜里上海各界的领袖共聚一堂,商讨治安、对付暴动的办法。吴祖清坐在孙仁孚旁边,听上座各位声名赫赫的大人物发言,面上没有丝毫拨动,却是将手里的白玉脂烟杆转了又转。 不耐烦、不耐烦。 “听听他们怎么说吧。那个……”杜月笙开口,其秘书耳语提醒,于是接着道,“吴先生有何意见?” “鄙人愚见,眼下只能请各警备处通宵巡查,加强戒严。”吴祖清起身,“在座各位——包括我,同日本人多少有利益牵扯,一时半会是讨论不出什么的,这会不开也罢。” 孙仁孚悄声勒令吴祖清坐下,却见吴祖清微微欠身,戴帽离去。 情报小组的工作有些许进展,负责电讯听译的同事们截取到日军情报,传军部以准备应对。 二十八日,日军挑起事端,随即向吴淞炮台轰击。战事一触即发。 吴祖清觉得不能再等了。 他组装了两把手-枪,穿上枪套背带,套上西服外套。完全不理会文苓的愤怒,驾车超速开往公共租界。 弄堂寂静,车轮碾压路面石子的声音尤其地响。在红砖洋楼前刹住车,声响停了。 为了留个家的念想,蒲郁没有全退租,改租一间。对门、三楼都住上人了,这幢楼眼下有好几户人家。家家户户虽熄了灯,黑暗中却有一双双眼睛、耳朵探动静。 吴祖清不在乎了。 他轻轻叩门,一会儿,门开了。蒲郁头上顶着毛巾,发稍湿嗒嗒的,表情错愕。 “不让我进去吗?” “哦。”蒲郁退开一步,让吴祖清跨进屋里,“二哥怎么来了?” 吴祖清解开衬衫领口的纽扣,下意识摸了摸脖颈下的凹骨,“来看你。” 不大容易得到他一句解释,蒲郁不晓得说什么好,四下张望,慌神道:“二哥要喝茶吗?” “都好。”吴祖清往凳子那边走,却是没坐下。他叫住要去煮茶的蒲郁,“你……好吗?” 蒲郁用毛巾揉了揉湿发,试图盖住眼睛,“二哥,我师父遇害了。” “你……” “不会有上次那样的事了。”蒲郁忙道,“涉及局势,不能妄为,我晓得的。” 吴祖清微微蹙眉,“节哀。” “二哥……”蒲郁欲言又止,“我还是煮一壶茶好了。” “也好,坐下来说。” 屋子里只点了一盏油灯,昏黄黯淡。 蒲郁去暖炉上烧水,看着水要烧开了,从柜子上拿起大红袍茶叶罐。茶叶罐彩漆斑驳,一看就用了很久。 情绪同炉子里的水一起滚,蒲郁忍着,忍着,还是抬手拍了拍胸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