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大理寺卿的小锦鲤 第146节 (第3/3页)
太后那边的动作,本王自然派了人去盯。自打卓一川被拘在宗正寺,太后同宫外的联系便断了,然而他们仍能施行诡计,有帮手也不足为怪。问题是这帮手是何方的势力?” 阮清池却没答,只将眉梢一挑:“王爷既然派人盯着,怎么还会让事态发展成这样?” 二人的目光在空气中胶着片刻,眼神中“你怎么这么没用”的意味势均力敌,于是默契地决定都对这一话题保持沉默。 最终还是阮清池先开了口:“我可算不上太后的‘左膀右臂’。看似受到宠信,不过是有些情由,眼下也不必同王爷细说。太后有野心而无高深城府,卓一川则充当了她的智囊,为她鞍前马后。无论是当年旧事,还是意图对付王爷,他们相商时从来都是避开旁人的,故而我的确一无所知。只是……” “只是?”见他欲言又止,卫珩重复道。 “不知道对王爷来说算不算得上有用的消息,”阮清池道,“我细细思量了半日,觉得此事背后或许与贺兰家有关。” 这倒是卫珩没想到的。贺兰家与太后母族有姻亲,今上登基之前,来往也十分频繁。只是自打贺兰舒接手家主之位,便有意减少乃至断绝了同后宫的联系——这些年贺兰家同朝中各方势力的关系盘根错节,若再加上个外戚干政的嫌疑,今上如何能不忌惮。 更何况贺兰舒对阮秋色的感情非同一般,很难想象他会与太后共谋去设计她。 卫珩定定地看着阮清池:“为何有此怀疑?” “方才同王爷说过,太后与卓一川议事时向来都是避着我的。但我在太后身边待了几年,有时她心里松懈些,也会透露只言片语。”阮清池道,“约莫两月前,太后无意中说了句:‘你昨日不是说,贺兰家那小子——’只说到这里,便被卓一川岔开了话题,我也无从知晓她究竟是想说什么。只是贺兰家已有二三年没与后宫往来,卓一川又是那般反应,我便暗暗记下了。” 阮清池说罢,见卫珩眉头深锁,便又问道:“王爷同那贺兰家有什么仇怨吗?贺兰舒明哲保身多年,若不是对你除之后快,如何会掺和进这谋害公主的重罪之中?” “……”卫珩沉默了片刻才道,“他的确视本王为仇敌。” 阮清池了然:“这便说得通了,他定是……” “本王是他的情敌。”卫珩接着道,“他对阮秋色的心思虽然多余,但也做不了假——所以太后说的应当不是他。” 阮清池:“……”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,可他作为岳丈,还是想要一个说话不会大喘气的女婿。 卫珩自然听不到他的腹诽,他垂眸思量半晌,忽然眼睛一亮道:“本王知道那人是谁了——那人你认识,还同他有些交情。” “嗯?”阮清池毫无头绪,“是谁?” “如今的贺兰家家主贺兰舒,与太后熟识的那位可不是同一个人。”与其说是回答,卫珩更像是在自言自语中梳理思路,“太后口中那人,近来被本王逼得东躲西藏,他自然想同太后联手除掉本王。倘若是他,纠集善水的高手谋害公主,或是瞒过本王与卓一川互通有无,亦是不在话下……” 阮清池疑惑道:“我认识这样的人?还同他有交情?” “贺七要知道你早把他忘了,说不定会号令整个朱门前来追杀你。”卫珩语气凉凉道,“毕竟他对你可是情深义重,还把你的画作挂在卧房里,日日追思呢。” 阮清池愣了愣,霎时被年深日久的回忆撞了个满怀。先想起的是画——他在朱门为阮秋色所作的画像,临走时托给那位少年去烧——因为他自己舍不得。想不到那少年竟将那画留作了纪念。 记忆中那名为“贺七”的寡言少年,面目已经模糊不清了。只记得那时夜里想起他的小阿秋,总是辗转难眠,见那贺七同阮秋色一般年纪,便有意将自己的愧疚爱怜分一些在他身上,时间长了,贺七对他也生出些亲近之意。 后来他假死离开朱门,偶尔也会想起贺七,心中隐隐有愧。只是万万想不到他与贺七的命运再度产生交集,竟是因为他害了他的女儿。 阮清池心内一时五味杂陈,像有千言万语,却又无话可说。最终只轻声道出一句:“我能……去看看她吗?” *** 如今在这西林苑里,还能无忧无虑地笑出来的人,恐怕只有阮秋色一个了。 “美人哥哥早安!”她昨夜亥时睡下,今晨亦早早醒来。蹦蹦跳跳地走到正在洗漱的卫珩身边,瞧见他眉睫上沾着水珠的样子,很夸张地捂着心口道,“啊呀,我今日不吃早饭了!” “又打什么鬼主意?”卫珩接过时青递来的巾帕将脸拭干,淡淡地斜了她一眼。 阮秋色摇头晃脑道:“美人哥哥没听过‘秀色可餐’这个词吗?你这么好看,我只要看一眼就饱饱的啦。” 这小马屁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