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寺卿的小锦鲤_大理寺卿的小锦鲤 第11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大理寺卿的小锦鲤 第114节 (第3/3页)

昭鸾满含期待的神情,阮秋色的愧疚又上升了些。
  该不该将真相告诉她呢?
  她会说的。就在五日之后,不,三日之后吧。
  阮秋色自私地想用这三日,多与昭鸾培养培养感情。这样,即便她知道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就是卫珩,应该也不会想着以身相许了吧。
  她想着想着又觉得有些不确定。倘若易地而处,她惦念了七八年的意中人近在眼前,难道真能说放弃便放弃吗?
  但无论如何,三日之后定要将真相告诉她。毕竟昭鸾真心实意地想跟她做朋友,而她的所作所为,其实是种算计。
  阮秋色在一片迷茫里,默默品尝着唾弃自己的滋味。
  ***
  午时刚过,卫珩来到太后居住的长平宫,却被门口值守的内官拦了下来。
  “宁王殿下,昨夜宫里出了人命官司,太后一早便去青云寺诵经祈福了。”
  青云寺就在城中,算算时辰,也不过小半日便可来回。
  卫珩点了点头,随口问了句:“带的是卓一川还是温筠?”
  这两个算是太后的左膀右臂,平日里也不太对付,总归要在主子面前争出个高低来。久而久之,太后出行时,便习惯了只带一个。
  “是卓公公。”那内官垂首道,“太后生辰在即,温公公今日去翰林院拟定庆典的贺词。”
  “呵。”卫珩淡嘲了声,懒得掩饰面上的不屑,“他倒像个文人。”
  那内官装作没听出他话里的嘲讽,只小心地回了句:“殿下说的是。温公公从前便在藏书阁中伺候典籍,肚里自然比我们其他奴婢多些墨水的。”
  见卫珩不答,他又恭恭敬敬道:“不知太后何时回宫,怕宁王久等,要不然……”
  他正想着如何将“请回”委婉地说出口,便听到不远处传来不咸不淡的一声:“怎么让宁王殿下在门口站着?大胆。”
  来人约莫四五十岁年纪,身材干瘦,脊背微弓,负手走来的样子不似宦官,倒像个坐了十年枯禅的僧侣。
  “温公公!”那内官立刻弯下身子,俯首帖耳地叫了声,“太后还未回宫,奴才怕……”
  温筠耷拉着眼角,低声呵斥了一句,又对着卫珩施了一礼,轻声道:“是宫人怠慢了,请宁王殿下进殿喝杯茶吧。”
  茶是上好的六安瓜片,卫珩呷了一口,见温筠还在一旁袖手站着,便说了句:“本王这边不需伺候。”
  温筠点头应了,退出房门之前,又说了句:“卓公公今日伴驾,许是会回来得晚些。”
  “慢着。”卫珩突然出声拦他,“你如何知道本王要找的是卓一川,而非太后?”
  温筠平静无波的面容终于出现了一丝松动,转瞬即逝,取而代之的是眼里意味不明的笑意。
  “这话我许是不该说。”他垂下眼睛,轻声道,“只是自打昨日捞出那具尸体,卓公公的神情便总让人觉得,王爷迟早得找上他。”
  ***
  皇帝既然将接待来使的职责交给了阮秋色,自然也拨给了她大笔的经费。结账时,阮秋色潇洒利落地将一千两的银票拍在柜台上,感觉自己从未如此豪情万丈。
  “使不得使不得,”云来酒楼的掌柜笑着将银票递了回来,“我们家主吩咐过,阮姑娘是贵客,你的银子绝对不能收的。”
  阮秋色愣了愣,这才反应过来:贺兰家的产业垄断了大半个京城,又怎么会让别家做成盛京第一酒楼呢。
  想起贺兰舒,她心头又升腾起一点酸酸涩涩的愧疚,还是将那张银票推了回去:“老板,我们今日这是公款吃喝,钱也不是我的,还请您收下吧。”
  虽然知道贺兰氏家大业大,断然不会在意这些小钱,可她欠贺兰舒的东西,还是能少一点是一点。
  掌柜推拒了几次,见阮秋色实在固执,只好为难道:“阮姑娘,您看要不这样?家主正在二楼雅间里与人谈事,这会儿也快出来了,您要是不忙,不如亲自将这银票交给家主?”
  阮秋色刚想推辞,那掌柜便接着道:“家主立下的规矩,我们断然不敢破坏的。今日收了您的银票,让家主知道了,定然要责罚我们的……”
  昭鸾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:“家主是谁?他为什么不收你钱啊?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